國企改革行動
國企改革行動
國檢集團發展出題目,改革譜新篇
來源:改革辦 發布時間:2021-10-112021年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攻堅之年、關鍵之年,中國建材檢驗認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檢集團)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兩個一以貫之”,在中國建材集團和中國建材總院的正確領導下,精心謀劃、精準發力,將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將現代企業制度建設不斷予以優化,有效提升了公司治理水平,激發了企業發展的活力與動力。
“世易時移、變法宜矣”。步入新發展階段,國檢集團深入貫徹落實現代企業制度、上市公司治理要求、國有企業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國資國企深化改革行動方案等關于公司治理的要求和精神,持續優化權責清晰、運轉協調、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結構:一是把黨的領導與公司治理有機融合;二是優化董事會結構,進一步提高外部董事、獨立董事占比,持續加強董事會專業委員會建設、發揮職能;三是在全級次企業推動以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為核心的“三能”機制;四是形成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員工持股平臺中長期激勵機制、超額利潤分配等為主的激勵體系;五是建立對所屬企業以董監事管理為核心的集團化管控體系。
一、把牢政治方向,將黨的領導深入融合到公司治理各環節
一是找準定位,全面落實黨建工作要求進章程。國檢集團將企業黨組織內嵌到公司治理結構之中,明確和落實黨組織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充分發揮黨委(黨組)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實的領導作用,利用好國有企業的政治核心優勢,健全以公司章程為核心的企業制度體系。除現有成員單位全部完成黨建進章程外,國檢集團在后續投資并購項目也將黨建內容納入標的企業章程中,形成統一黨建引領與指導企業發展要求。
二是厘清職責,明確黨委會與其他公司治理主體邊界。公司明確黨委會、董事會及總經理辦公會的議事邊界,形成《黨委會議事清單》《總經理辦公會議事清單》等,明確黨委會研究決定事項清單(四類20項)、研究討論事項(四類17項),清晰界定黨委會與董事會、總經理辦公會主體職責邊界,避免決策漏洞或重復決策。
三是梳理程序,推動制度優勢轉化為公司治理效能。國檢集團堅決貫徹黨的理論路線和方針政策,建立了“總經理辦公會論證、黨委會前置把關、董事會專門委員會會前研討、董事會決策、股東大會決策、落實監督”的決策流程,提高決策效率、提升決策質量。2020年,國檢集團發揮運用黨的工作機制體制優勢,成功設立西北運營中心黨委,充分展現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開啟“黨建促經濟、經濟促發展”的基層黨建新模式,通過統一管理,統籌資源,更好地發揮協同優勢,提升企業治理效能。
圖1-國檢集團西北運營中心黨員大會
二、堅持科學、合規治理,加強關鍵治理主體建設
全面開展對標世界一流、國企改革三年行動規劃,將改革重點任務通過各層次公司治理主體落地落實,在改革中強本固基。
一是加強董事會建設。一方面,國檢集團總部建立外部董事占多數、獨立董事占1/3以上的董事會,并設立戰略、提名、薪酬與考核、審計四個專門委員會,獨立董事通過專門委員會發表專業、獨立意見,為董事會決策提供參考,控制決策風險。另一方面,指導全級次企業建立規范公司治理結構,通過派出董事管好股權,通過董事會實現股東意志。目前全級次企業董事會應建盡建比例達100%,外部董事占多數比例達93.75%,預計11月份可達100%。
二是落實經營層權責利。持續完善公司治理體系規范約束權力。以董事會制定的“跨領域、跨地域”發展、建設一流綜合型檢驗認證機構等戰略基礎上,探索事前事中事后的綜合監督管理閉環體系,在戰略落實、投資并購、企業管控、激勵考核等方面對經營班子充分授權放權。持續完善市場化運營機制明確責任,國檢集團全力推進全級次企業經理層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將十四五戰略、任期考核等要求結合進來,全級次企業“兩書一協議”簽訂率100%,確保落實經營層考核目標、明確履職責任,并完善市場化選聘、末等調整和不勝任退出等措施。持續建立多元化中長期激勵約束機制,在總部層面以全級次企業經營層,科技、業務、管理骨干為核心成功實施上市公司股權激勵計劃,累計激勵對象119名;在子公司層面大力推動員工持股,在試點企業認真探索超額利潤分配,實現了股東、公司、員工價值的有機統一。
三是優化集團化管控。作為持續擴張型的小型集團公司,國檢集團始終把握好集團化管控與獨立法人財產權、經營權的關系。以行使股東權為核心加強派出董事、監事管理,制定《國檢集團派出股東代表、董事、監事管理辦法》,通過股東代表、董事、監事依法行使子公司管理權,建立集團層面集體決策行使股東權利、聯系領導處理實質事務、主管部門落實程序工作的高效運轉機制,以資金池集中管理、加強財務預算為核心,對質量、投資、集中招標采購、重大合同、分子公司設立等重大事項進行重點管控。
四是完善業務布局與結構調整。作為國內低碳技術服務領域的先行者、實踐者和推動者,以及我國建材行業綠色評價認證技術的發源地和領跑者,國檢集團打破自身原有格局,整合認證評價業務板塊,組建EHS事業部,著力打造出“全服務維度”的一站式服務模式,構建“四全”生態型業務架構,有效提升了市場競爭力。2021年,國檢集團累計頒發綠色產品認證證書209張,居全國首位;完成65家綠色建材評價工作;服務12家企業申報省級或國家級綠色制造示范單位稱號。同期,對電力、水泥、鋼鐵等10多個行業的184家企業開展碳排放核查。成功中標國內首個“碳標簽”評價項目——“廣州市2021年低碳發展技術服務”。該項目將為國內其他地區提供“碳標簽”體系搭建參考,也為應對歐盟碳稅提供了基礎支撐。
圖2-國檢集團頒發首批中國綠色產品認證證書
三、規范完善企業治理,為實現跨越式發展保駕護航
近年來,國檢集團以中國建材集團發展戰略為指引,踐行集團“4335”指導原則,牢牢把握“檢驗認證技術服務”的定位,不斷加快推進 “跨地域、跨領域”外延式發展。2020年7月,國檢集團以1.5億元受讓廣州京誠65%的股權,由此實現跨越式進軍國內環保檢測領域的戰略規劃,形成了公司繼建材建工板塊之外第二大業務板塊。2021年9月,國檢集團以2.86億元受讓上海美諾福55%的股份,填補了國檢集團在流程工業服務領域的空白,是國檢集團業務發展戰略和市場競爭戰略的重要體現。
圖3-國檢集團并購廣州京誠
圖4-國檢集團并購上海美諾福
在此過程中,國檢集團采取完善公司治理結構、豐富公司治理機制等手段,形成頂層設計合理、管理條線協同、關鍵節點清晰的集團管控體系。一是以并購談判為起點,適時引入員工持股平臺,優化股權結構,在合作談判時即明確黨建要求、子公司治理結構、重點管控事項,在股東之間達成共識;二是以派出董事監事為重點對象,強化履職培訓,將派出董事監事發表意見作為正式決策程序前置條件,以程序帶動勤勉盡責;三是以所屬企業議案審查為派出董事監事履職重要抓手,將國資管理、國有企業干部管理等國有企業特有決策事項嵌入所屬企業法人治理運作流程,根據議案內容進行分類審核,提高決策效率,降低集團管控風險;四是在發展過程中注重保護不同股東利益,在經營現金流和利潤率較好的前提下落實高比例分紅要求,按照30%、50%、80%、100%等檔次分類分紅,2020年累計收回所屬企業分紅額合計為5,228.52萬元,同比增長86.71%。
實現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改革創新。深化改革是國有企業轉型升級的破局之策、立本之舉。未來,國檢集團將進一步擴大改革帶來的碩果,形成“發展出題目,改革做文章”的強大合力和良好氛圍。具體包括:
一是繼續高度重視公司治理工作,深化落實國資國企三年改革方案重點任務,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加強改革試點與探索,加強所屬企業董事會建設,加強派出董事建設履職培訓,在具備條件的所屬全資企業開展董事會建設試點,在公司治理體系完善的所屬企業開展分類授權放權試點,力爭試出新思路、新方法、新成效。二是持續落實國企三年改革行動,將改革行動制度化、常態化,并以新并購重組企業為重點關注與指導對象,通過股權結構設計優化聯合重組方案,將規范治理、加強集團化管控、推動聯合重組統籌推進,確保加入一家,落實改革一家。三是進一步優化落實股東會、黨委會、董事會、監事會、經營層等不同治理主體的權責利。四是持續優化制度體系,在完善的制度體系基礎上,推出簡約版重點制度,在全面落實公司治理的基礎上抓好重點,提升制度的生命力,夯實治理基礎。
國檢集團將繼續強本固基、深化改革,在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中,把企業潛力充分釋放出來,以高度的責任感與使命感,開拓進取,勇挑重擔,全面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在新發展階段實現高質量發展,為集團公司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材料產業投資集團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