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動態
綠色建筑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申請數量創新高
來源:中國建材總院 發布時間:2023-07-10綠色建筑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2023年度開放基金申請數量達64項,創下自實驗室成立以來申請數量的新高。
實驗室圍繞國家經濟建設重大需求,開展綠色建材應用基礎理論、行業共性與關鍵技術研究,承擔“973”、“863”、“十三五”重點研發計劃等國家級項目160多項;獲科技獎勵40項,包括3項國家獎在內的3項,省部級獎勵37項;頒布標準103部,其中國際標準10部、國家標準50多部;獲得授權發明專利210多件;培養了多位國家高水平科技人才。成果廣泛應用于烏東德和白鶴灘水電站、港珠澳大橋、川藏鐵路、田灣和漳州核電站、G20峰會會館與冬奧會場館等100多項國家重點工程。
為踐行“開放、流動、聯合、競爭”的運行機制,打造“創新、求實、開放、交流”的學術氛圍,實驗室面向高校、科研院所及創新機構設立開放基金項目,重點資助前沿性強、創新性好、應用前景廣闊的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項目。實驗室每年都會根據研究熱點及國際前沿發展趨勢的變化進行開放基金指南的設計,并對項目的申請條件及管理辦法進行適時的更新與調整,以形成易于創新、敢于創新和樂于創新的學術環境。實驗室原則上每年資助10個項目,自2008年起共支持了83項開放基金項目,獲得國內外科研機構與企業廣泛關注。
2023年,實驗室圍繞建筑材料的綠色低碳發展與功能化方向進行了開放基金指南的設置與發布。至項目申請截止日,實驗室共收到了64個申報書,申報單位涵蓋了同濟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武漢大學、重慶大學等知名高校,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天津再生資源研究所、中科院廣州能源所、山東省科學院能源研究所等科研機構,蒙娜麗莎集團、北京建材院等企業,申報地區覆蓋了大陸與港澳地區,申報人員首次實現了國際化的突破。實驗室接下來會嚴格按照“公平公正公開”的評審原則,邀請權威專家對申報項目進行分類評審。
開放基金項目為實驗室開放交流、合作創新搭建了平臺,使得國內外的研究同行能夠就共同關注的關鍵技術及熱點問題探討交流,不僅開放了項目,更是開放了研究思維,打開了不同單位間的合作蕃籬,也是實驗室緊跟國際前沿、把牢行業制高點、支撐總院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